近年來,國家始終保持打擊非法集資的高壓態(tài)勢,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仍有許多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披著“合法”的外衣開展非法集資違法犯罪活動。在此,古城香業(yè)提醒廣大市民,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自覺抵制非法集資,守好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一、什么是非法投資
非法集資是指未經國務院金融管理部門依法許可或者違法國家金融管理規(guī)定,以許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予其他投資給回報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行為。
當前,我們國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對非法集資堅持防范為主、打早打小、綜合治理、穩(wěn)妥處理的原則。
二、非法集資的常見手段
一 是編造虛假項目,引誘群眾上當。不法分子往往通過各種宣傳方式,鋪天蓋地進行宣傳,打著響應國家政策的旗號,在表面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實際上沒有金融資質。
二 是許諾巨額利潤,編造致富神話。不法分子一開始按時將回報轉給受害人,足額兌現(xiàn)本息,等一段時間過后拆東墻補西墻,用后來人的投資兌現(xiàn)先前的本息,等達到一定規(guī)模后,秘密轉移資金,攜款潛逃。
三 是利用親朋誘騙,枉顧道德倫理。不少非法分子在意識到上當受騙后,為了挽回損失,收回自己的本錢,喪心病狂,不惜欺騙親戚朋友,拉親戚朋友一起投資該項目,使得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guī)模不斷擴大。
三、非法集資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一 是設立互聯(lián)網企業(yè)、投資及投資咨詢類企業(yè)、各類交易場所或者平臺、農民合作社、資金互助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吸收資金;
二 是以發(fā)行或者轉讓股權、債權,募集基金,銷售保險產品,或者以從事各類資產管理、虛擬貨幣、融資租賃業(yè)務等名義吸收資金;
三 是在銷售商品、提供服務、投資項目等商業(yè)活動中,以承諾給付貨幣、股權、實物等回報的形式吸收資金;
四 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國家有關規(guī)定,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即時通信工具或者其他方式公開傳播吸收資金信息。
四、檢察官提醒
多看一看:一看融資合法性,除了營業(yè)執(zhí)照,還要看是否取得相關金融牌照或者經過金融部門批準;二看宣傳內容,是否存在“暗示性”詞匯,例如“無風險”、“高收益”、“穩(wěn)賺不賠”等;三看經營模式,是否具有實體項目、項目是否真實,資金的流動、獲取利益的方式;四看參與集資的主體,是不是面向特定群體,例如宣傳攻勢集中在中老年人這種弱勢群體。
多想一想: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市場行情;想一想產品是否符合市場規(guī)律;想一想自己的經濟實力是否具備抗拒風險能力。
多問一問:問一問親人的意見;問一問法律工作者的意見;問一問民政、公安、人民銀行以及地方金融監(jiān)管等部門意見。
一夜暴富是陷阱、天上不會掉餡餅,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就是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幸福。
五、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